塑料的發明堪稱為20世紀人類的一大杰作,無疑已成為現代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。作為塑料家族中的一種,尼龍更是革命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。
尼龍螺絲(plastic screws),又稱塑膠螺絲,國內常用的尼龍螺絲多為尼龍66(NYLON66)制成,也可稱為塑料螺絲。
自上個世紀70年代塑料制品在工業和生活中大規模應用開始,塑料制品成為石油化工行業的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分支,在很多應用領域得以使用。相比于傳統金屬螺絲,尼龍螺絲在很多方面有著卓越的性能。
塑料尼龍緊固件的前世今生
1935年,美國科學家卡羅瑟斯(1896~1937)經過艱辛的研究歷程,提出的縮聚理論像一把金鑰匙,打開了神秘的高分子科學宮殿的大門,經過數百次的失敗之后,終于發明了聚酰胺(尼龍66)材料,摘取了世界5000年“纖維皇冠”上的明珠。
尼龍的合成奠定了合成纖維工業的基礎,尼龍的出現最早使紡織品的面貌煥然一新。用這種纖維織成的尼龍絲襪既透明又比絲襪耐穿,1939年10目24日杜邦公在總部所在地公開銷售尼龍絲長襪時引起轟動,被視為珍奇之物爭相搶購,人們曾用“象蛛絲一樣細,象鋼絲一樣強,象絹絲一樣美”的詞句來贊譽這種纖維。
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直到1945年,尼龍工業被轉向制降落傘、飛機輪胎簾子布、軍服等軍工產品。由于尼龍的特性和廣泛的用途,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展非常迅速,尼龍的各種產品從絲襪、衣著到地毯,漁網等,以難以計數的方式出現,是三大合成纖維(聚酯纖維、尼龍纖維、丙烯纖維)之一。
上世紀60年代起,隨著電子工業的迅猛發展,尼龍由于其特有的絕緣性、無磁性、隔熱性、耐腐蝕性等優點,開始被逐步選用為電子產品的零部件。